钱祥芬:心有妙境,壶出新章
趣淘壶 / 2023-06-01古老的紫砂技艺靠着艺人们的口耳相传,一直延续至今。生于陶艺家庭的工艺美术师钱祥芬,也继承了家中制陶的传统,投身紫砂壶艺。
钱祥芬并没有将眼光局促在家庭的范畴之内,她广觅名师,多方求艺,一手掌握了紫砂制壶的多种技艺。众所周知,紫砂壶从工艺品走向艺术的道路是由于文化的参与。当紫砂和文化相遇,当文人雅士直接参与到紫砂壶的创作时,他们把文化的印记带进了紫砂壶中,无论是文化的设计,还是文化的篆刻,都令紫砂壶有了深层次的含义,如同让它有了自己的灵魂,能够和观赏的人进行心灵上的交流,从而产生共鸣。如此,好的紫砂壶不仅能给人美好的视觉享受,也能给人的心灵带来温暖和慰藉。
从小就有对紫砂艺术有着深切的感悟,钱祥芬在紫砂制壶的道路中,一直坚持对书画艺术的学习和研究。三十多年的时间,她不断地尝试着把制壶技艺和书画艺术相结合,在紫砂壶中雕琢出诗情画意的风貌,用传统文化的深切意蕴增添紫砂壶的文人气韵。
坐落在太湖之滨的宜兴素来就有“洞的世界,竹的海洋,陶的古都,茶的绿洲”的雅称。只要有时间,钱祥芬也总是乐意到竹海去徜徉,抛开世俗的繁琐,漫步在竹林深处。空气中弥漫着竹叶的淡淡清香,随着风吹过时的沙沙作响,那层层叠叠的绿,叫人放下一切的烦恼,空灵的自然之气,给了她无数的创意和灵感。因此,在钱祥芬的作品中,总能看到竹的身影。
钱祥芬作品:《松竹梅》
此壶用松竹梅结合光素器,外观精美,装饰逼真,娓娓动人。
壶身是球型,丰盈圆润,饱满动人。圈足细腻小巧,平稳踏实。壶盖鼓起,子母线上下对仗,梅花壶钮清新美观。壶把为松树枝,斑驳陈旧,老味十足。壶嘴是竹节,贴花叶片栩栩如生。将三友融入一把茶壶,从来寓意高洁追求,不落凡俗。
钱祥芬作品:《玉兰花》
此壶整体造型还是较为经典的圆器,壶身扁圆,质感如玉,以手抚之极为贴合手掌,饱满的线条勾勒出丰满的壶身,浑若天成之美;短颈平盖,盖形古拙,边缘平实,盖面饱满,然其出彩之处在于壶嘴、壶钮、壶把三处的贴花工艺,此壶是以玉兰花为主题的一款作品,壶嘴为一弯流,设计为树枝的感觉,空洞苍古,一枝新叶飘出贴于壶身,几片花朵细腻传神;壶盖叶片绿油肥硕,一朵黄艳的玉兰为壶钮。通身来说,此壶圆润里有精美的花味,十分独特。
纵观钱祥芬的作品,除了对竹的情有独钟外,传统壶型的创制也是她的一大特色。